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理財就是統計學

理財就是統計學 這個專欄的名字叫「投資就是生活」,可是,今天說的卻是比投資更高一個層次的事情,就是「理財」。是的,理財比投資更高一個層次,因為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而已。 人類的理財,一共分為三個部分: 1.投資增值,這是進取型的,或投資保值,這是保守型的。 2.保險。 3.消費,包括了生存所必須的消費,以及為了享樂的消費。 簡單點說,你把錢用來投資、為人生購買保險,還是用來花費呢?當然,這三個部分,並不是完全互相排斥的,有的人在投資之上,可以獲得比消費更大的樂趣,在他而言,投資又算不算是「消費」呢?又或者是,購買儲蓄保險,應該算是保險,還是應該算是投資呢? 我們暫且不去討論這些瑣碎的定義問題,而是直指重心,探討理財的本質。究竟理財的本質是甚麼呢? 理財包括投資、保險及消費,如何當中取得平衡,是統計學的問題。 別人的答案我不知道,但是我周顯大師的答案,則是﹕理財是一種統計學。 為甚麼理財是統計學呢?因為每一種「正確」的理財方式,都只是建基於統計學上的假設。例如說,在年輕時儲蓄投資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有一個人不幸地突然意外死亡,變成了「人在天堂,錢在銀行」的慘況,如果他在天有靈,那就會後悔為何不在生前把錢花個光光。 可是,另一個可能性,就是一個人在年輕時,揮霍無度,把所有的錢都花光了,既沒有積蓄,又沒有投資,但偏偏卻又不早死,而是壽比南山,那麼,他到了晚年時,一定會後悔年輕時為何不好好的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一個正常人的理財方式,是在年輕時努力儲蓄和投資,但要花小部分去買保險,以備不測,但又要作出某程度的花費享樂,以免因意外早死,而作出的對沖,否則人生沒有享樂過,那就很吃虧了。 換言之,他的收入得分成了三份﹕投資、保險、消費,各佔一些,這才是最為安全的做法。但為甚麼這種做法最好呢? 這是因為在統計學上,一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以上,可能性是最大的。另一方面,有一些怪雞,例如說,有人認為不發達,毋寧死,有人則根本不喜歡花錢,認為儲蓄和投資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樂趣,有的人則整天吃喝玩樂,活着就像蝴蝶來又去,反正老來可以領綜援,餓不死自己,花政府的錢總比花自己的錢為佳,有的人甚至不怕窮,只是想過自己要過的生活,像長毛梁國雄,或美國的梭羅……每一種人的生活目標,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個人的理財方法,都應該是不同的。 然而,前述的投資、保險、消費,各佔一些,卻是在統計學上的最大值,這也即是說,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這樣的,而以上的種種「怪雞」,只是小部分人的想法而已,雖然存在,但是在統計值上,卻並不重要。 所以,我們在制定理財計劃時,必須記着兩點:第一點,自己是不是統計學上最大值的典型人,如果不是,那就可能要採用另類的理財方式。第二點,是每一種理財方式,都會有失敗的可能性,儲蓄而早死是其中的一種,抱着太多的錢沒花而終老,也是其中的一種……數之不盡。

1 則留言:

  1. sunsets with titanium dioxide - TITanium-arts.com
    Sunsets with titanium dioxide. A beautiful sunset sunset of the sun, perfect to sunscreen with zinc oxide and titanium dioxide get trex titanium headphones to your holiday with sunsets. titanium eyeglasses Sunset winnerwell titanium stove with sunsets in micro touch titanium trim where to bu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