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光緒遺精「小便補腎」秘法

2013年8月6日 李思齊教授 中藥世家 光緒遺精「小便補腎」秘法 光緒皇帝四歲登基,十九歲親政,二十八歲被囚禁,三十八歲駕崩,其一生被慈禧掌控,其主導的「戊戌變法」,因慈禧阻撓而敗,使清朝錯失了最後一次變法圖強之機,終走向敗亡之路。 翻查宮廷檔案得知,光緒一生患病甚多,其遺精滑洩之病竟困擾其數十年。據光緒三十三年的起居注記載:「(光緒)遺精之病將二十餘年,前數年每月必發數十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且有遺洩之時。」遺精發生在夜夢中稱為「夢遺」,發生在白天清醒時稱為「滑精」。夢遺比較常見,乃由於肝經是從足底上行至生殖器,丑時(凌晨一至三時內)肝經當令,導致生殖器內氣血流注最盛,西醫稱之為「晨勃」,中醫稱之為「五更轉陽」。此時最易發生遺精。 一般性成熟的男子,每月若有幾次遺精,乃屬正常,但次數過多,則是病理現象。 中醫認為,腎虛使精關不固是遺精的主因。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認為,腎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故腎虧、腎衰者,會出現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低下,並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會比同齡者早衰最高至十至十五年。根據宮廷醫案記載,光緒中年已是五臟俱病、六腑皆損、陰陽兩虛和氣血雙虧。因此,我們若要健康長壽,首先必要強腎! 面色斷腎病 中醫認為,人的臉色不同, 對應的病症、部位也不同,例如,青色屬肝、赤(紅)色屬心、黃色屬脾、白色屬肺,而黑色對應的則是腎。如果腎不好,臉色容易發黑,如長者多腎精不足,臉上會長黑色的老人斑;長期患病者因久病傷腎,臉色容易發黑。 除了天生黑,或者常曬太陽者, 其他面色發黑的情況,可以作為判斷腎之虧損的依據。一、淺黑色,腎陽虛衰所致,宜多食羊肉、韭菜等溫熱食物;二、黑而缺乏光澤,多是腎陰虛或者腎精損耗嚴重,宜多食補腎益精的蓮子、枸杞、西洋參等;三、面色發黑,同時皮膚粗糙、乾燥,多是由腎氣不足引起的瘀血內阻,補腎的同時,還應多食山楂、紅糖、紅花等養血活血的食物;四、唇部發黑,則是腎虛兼脾虛,宜食薏苡仁、芡實、冬瓜等健脾祛濕的食物。 望診是中醫高深學問,無醫學基礎者不宜輕下結論,但若面色有異或缺乏光澤,讀者宜予重視,並及時檢查身體。 補腎法揭秘 補腎法,除常吃補腎之食物外,小便與腎也有莫大的關係。中醫認為,腎主管二便,而且腎主水,是整個水液代謝的原動力。很多人小便後,會有寒顫的反應,天氣冷時尤其明顯。中醫認為,這是腎氣外洩所致。明代醫學家張介賓在《景嶽全書》中提到一個方法:「小解(小便)時必定咬定牙根而後解,則腎氣亦賴於攝,非但固精,亦能堅齒。」筆者多年來教大學的教授們用此法利尿補腎,簡單見效,值得推介! 最簡單之法:男士小便時,舌抵上顎,咬緊牙關,踮起腳尖,以自然速度排尿,勿使勁強排以免傷腎;女士坐蹲小便時可將兩腳拇趾及第二腳趾用力着地,咬緊牙關。大小便時也要咬緊牙關,不要說話。中國古代著名醫學家張介賓認為,用這方法可避免腎氣外洩。人人每日都要大小便,如能長期堅持,在一個月到半年內即可強腎補腎,又能堅固牙齒。 2013年8月13日 李思齊教授 中藥世家 光緒遺精「小便補腎」秘法(二) 上期講光緒皇腎虛致半生遺精,三十八歲駕崩兼且無後,故向讀者推薦「小便強腎」秘法。今期續講其餘四項「小便補腎和養生」秘法。古人十分重視小便,例如史上著名富豪、西晉時的石崇,每次上廁所都要有十多個衣着艷麗婢女,拿着沉香汁以辟臭,完廁後還要更衣換服。而在清宮,裝糞便器具稱「官房」。光緒小便用錫壺,大便用錫、木盒。而慈禧的「官房」則是用紫檀木做,稱得上是國寶。 「長壽之道」在小便 古人對小便的重視,更多是在養生方面。中醫認為小便與肺、腎、膀胱息息相關。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腎是水液排出關口,而且也是整個水液代謝的原動力,調節每個環節的功能活動。膀胱藏津液,津液中之餘濁部分,經氣化排出為尿。小便的通利與上述臟腑組織密切相關。有關古人重視小便,大文豪蘇東坡在《養身雜記》中稱:「要長生,小便清;要長活,小便潔。」道家經典《南華經》也說:「長壽之道都在大小便裏。」小便清利、潔淨,表明人體臟腑功能正常,水液代謝正常,其中對人體有害物質也能排除乾淨。若小便有異常,則說明人體水液代謝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因此,保持小便的清利,甚有益於健康。 「小便養生」訣 以下四項「小便養生」訣, 主要為男性而言,但其原理對女性也一樣,再者如讀者能結合筆者上期「小便補腎」法一起做,會有很好補腎和養生效果,不可不知,不可不試: 一、下蹲式排尿:男人宜像女性那樣大小腿曲摺,下蹲着排尿,這可引起另一系列相關的肌肉運動,加速腸內廢物的清除,縮短小便在體內停留時間,減少人體對尿液中含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致癌物質的吸收。曾有醫學研究顯示,採取下蹲式排尿的人比站立排尿的人,患癌率低40%,這也是習慣下蹲排尿的印度人,腸癌發病率低的秘密之一。 二、常每小時排尿:人們通常的習慣是,有了尿意才去洗手間,但美國國立身體中毒研究所的專家認為,不管有無尿意,都應每小時排一次尿。因尿液中含致癌物質,可侵害膀胱的肌肉纖維,破壞細胞,促發癌變。研究人員發現,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愈久,致癌物質愈多,因此,常每小時排尿一次,可有效降低膀胱癌變率。讀者可參考此養生法,但需注意的是,有便意之後,務必及時排尿,長期刻意憋尿,對腎與膀胱有害,易起病變。 三、排尿後不立即坐下:男性在排尿後,尿道的內外括約肌會閉合,使前列腺部的尿道形成一個閉合腔。若排尿後馬上坐下,會加大閉合腔內的壓力,造成殘留尿液反流,可引發前列腺炎。因此,男性宜常在小便後站立三至五分鐘,然後才坐,以達養生之效。 四、排淨殘餘尿:由於男性尿道比較長,易出現排尿不淨,可造成尿路感染。小便後,用手指在陰囊與肛門之間的會陰部擠壓一下,為求排出殘餘尿,此法對前列腺炎患者更有保健作用。另外,如筆者曾極力提倡勤做提肛運動,可增強會陰部肌肉和尿道肌肉的收縮力,也可使殘尿盡快排出。有關提肛之法,可翻看本欄之《乾隆養生秘法——提肛》和《「九陰真經」提肛法》有詳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