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溥儀養生秘訣——尿常診便常斷

2013年6月25日 李思齊教授 中藥世家 溥儀養生秘訣——尿常診 在電影《末代皇帝》中,小皇帝溥儀便完之後,身邊即有專職人員端起便盆,察其便色,聞其便味,來診斷皇帝的健康狀況,進而對其膳食進行調整,這是溥儀做皇帝時的養生秘訣,筆者簡稱此養生法為「尿常診、便常斷」,今期先談「尿常診」。中醫認為,尿的氣味、顏色、尿流情形,都可以作為診斷人體健康狀況的依據。筆者對中醫和藏醫的尿診學,有着濃厚的興趣,並根據多年經驗,將其總結如下。 傳統中醫認為,小便不僅與腸胃相關,而且與心、肺、腎也有莫大關係。小便排泄需要肺的通調、脾的傳輸、腎的開合等各種臟腑參與和協調,任何一個環節發生意外,都會導致小便異常。反過來說,小便異常也是身體某個部位發生疾病的徵兆。藏醫尿診學,也認為通過尿檢,可診斷人體健康狀況。 尿色知健康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天排尿四至八次,排尿量約為1500ml。若是每天的尿量,經常保持在2500ml以上或是500ml以下,就需要檢查腎臟或其他部位,是否產生病變,「多尿」和「少尿」都是不良徵兆。 一、剛排出的尿,以澄清透明、呈淺黃色為佳;二、若是未服藥物,而尿呈乳白色,則可能患有絲蟲病,或泌尿系統炎症,也可能是脂肪過多症及其他病變;三、若尿經常呈深黃色,則可能是肝膽有病變;四、若尿呈黑色,則可能是酚中毒或「黑酸尿症」;五、若呈暗紅色,則可能與蠶豆病相關;六、若尿呈紅色(尿中見血),則可能是急性腎炎或泌尿系統有了腫瘤等。此外,夜尿增多,小便氣泡多,也是患有腎病的徵兆。 尿味知健康 一、正常的尿液,長時間放置,會產生氨臭味,若新排出的尿就有氨臭味,則可能會有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瀦留;二、若新排出的尿液帶有糞臭味,則可能是大腸桿菌感染;三、若有惡臭味,則有可能是細菌感染,如E-COLI菌,會使尿液產生臭味;四、若有硫磺味,則可能是食用蘆筍過多,若硫磺味持續兩天以上,就有必要做尿液檢查了;五、若有蘋果味,則多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六、若有甜水果味,則極有可能是受到ketoacidosis菌感染,或是患有糖尿病;七、若是有濃重的焦糖味,則極有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尿流知健康 南非的祖魯族會定期對少男少女進行貞操檢查,對少男的檢查是看他的小便噴射的高度,若小便能噴射到自己頭部的高度,或甚至更高,那麼此人就是處男了;若達不到,或者是小便無力,那麼即可認定此人「失貞」了。 這種檢查方法,不知道是否有科學根據,但尿流的情形,卻與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一、正常的尿道為圓管狀,排出的尿流也應聚合成線,若尿流分叉或呈螺旋狀,則可能是前列腺、精阜、膀胱頸部發生病變;二、小便時衝力不足,尿不遠,則可能是體弱氣虛,及前列腺問題;三、尿流變細,則可能是尿道結石、尿道腫瘤、尿道狹窄;四、尿流突然中斷,則可能是膀胱內有結石或血塊,排尿時,堵住了尿的出口,也可能是尿道、膀胱發炎所致;五、排尿結束後又產生尿意,則可能是膀胱上長了個多餘的囊袋。 因此,每個人都要天天「尿常診」,若發現異常,要及早檢查和治療。 2013年7月2日 李思齊教授 中藥世家 溥儀養生秘訣——便常斷 上期談到溥儀在宮廷養生秘訣有「尿常診」,今期續談「便常斷」。在電影《末代皇帝》中,溥儀大便後便有專人捧着其便盆,作中醫上的望診和聞診,即通過其大便的形態和氣味,來判斷其身體狀況。此診斷法,筆者稱為「便常斷」。 在中國歷史上,甚至有通過吃帝皇大便來斷病之例。據史書載,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生病,當時淪為階下囚的越王勾踐去探病,他為表忠心,願吃夫差大便斷其病情,勾踐當時在夫差便桶內徒手取出大便,忍住厭惡,笑容可掬地吃下,並準確地推斷出夫差病情,換取其信任。中醫指大便氣味、形狀、顏色等,均可推斷出其人身體健康與否。大便是未被人體吸收食物殘渣,在正常情況下,每人平均每天排便一至二次,排便量約一百至二百克。 便色知健康 正常大便呈黃色或黃褐色,若食用動物肝臟、豬血、黑色的中成藥、含鐵劑的藥物、炭劑等,大便會變黑;若食大量綠色蔬菜大便會呈現綠色。撇開以上情況,大便如出現異色則與身體狀況有關。一、鮮紅色則可能患有痔瘡,或消化道出血、直腸癌;二、暗紅色可能患結腸癌;三、咖啡色果醬樣便多見於急性溶組織阿米巴(amoeba)痢疾;四、柏油樣黑便則提示患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五、大便呈灰白色可能是阻塞性黃疸病、或食入鋇鹽引起;六、深綠色海水樣便多為金葡萄腸炎或鼠傷寒;七、無色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常為病毒性腸炎。 便味知健康 中醫認為大便氣味是腸內疾病重要資訊,筆者將其歸納如下:一、進食肉類過多,可產生大量靛基質、糞臭素,使大便奇臭,多進食蔬菜,可使臭味減小;二、大便有酸臭味,是因食入脂肪和糖類,吸收或消化不良引起;三、大便有惡臭味,是因食入之蛋白質消化不良所致,則可能患結腸或直腸癌潰爛、消化道大出血、慢性腸炎、胰腺疾病等;四、大便奇臭,可能是小腸出血性壞死炎症;五、大便有魚腥臭味,可能患阿米巴性腸炎;六、腹瀉並大便有燒焦味,可能是小腸機能減低引起消化不良;七、有腥味焦狀大便,表示消化系統大量出血;八、量多的糊狀油光便,常為脂肪消化不良。 便狀知健康 正常大便呈圓柱形,長十至二十厘米,直徑兩至四厘米。一、細條狀便,大便呈細條或扁片狀,直腸變窄所致,可能患直腸腫瘤;二、乾結便,多是由於習慣性便秘所致;三、球狀便,排便無力所致,老年人常有此情況發生;四、洗肉水樣便,並伴有腹痛腹瀉,則可能患有出血壞死性腸炎;五、黏液便,多是由各類腸炎、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急性吸蟲病所致;六、水樣便,多是消化不良,腸滴蟲病、急性腸炎所致;七、淘米水樣便,則是霍亂、副霍亂所致;八、膿血便,常見於結腸癌、直腸癌、潰瘍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此外大便不夠長、雜質過多、太黏,排便時伴有腹痛,都是身體有異徵兆。 慈禧臨去世前,大便帶膿血,每天數十次,並伴有腹痛,御醫竟以鴉片止瀉,並未對症下藥,結果慈禧病情愈來愈嚴重,變得極度衰弱,一周後命赴黃泉;望讀者養成「便常斷」的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