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切勿輕信 酸性體質易致癌

2012年3月1日 王家瑜 健康專題 切勿輕信 酸性體質易致癌 都市人愈來愈注重身體健康,由此而起亦令健康資訊泛濫,隨便在網上搜尋器一找,就可彈出無數條目,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酸性體質及鹼性體質學說是近年在網上常見的一種健康題目,意指人體有酸性與鹼性之分,酸性體質是源於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引致百病叢生;有指大部分的癌症病人也是酸性體質,故必須多進食鹼性食物或保健產品來中和身體的酸性。上述說法彷彿頭頭是道,然而註冊營養師指出,所謂的鹼性飲食法並無科學根據或大型研究支持,最大可能是商家以這種「新興」保健方法來促銷產品或服務。 在西方醫學,所有說法都要有證據及數據,然而市民畢竟沒有接受專業的醫學訓練,容易受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所混淆,酸鹼性體質說法便是其中一種。英國註冊營養師李鎧而(Carmela)表示,有說法是癌細胞容易在酸性環境底下生存,在鹼性環境下則未能存活,所以酸性體質者較易得到癌症。不過,這只限於在實驗室的研究,乃在眾多有限條件之下得出的結果,不等於能解釋人體的真實變化。 有說酸性體質者易有癌症,此說法毫無根據,而且如果以為遵行鹼性飲食法就不求醫,反而延誤病情。此外,也有說酸性體質者比較易胖,Carmela指出只要均衡飲食及做足運動,已可令體形正常,毋須深究自己的酸鹼值。 Carmela表示,在醫學上並無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之分,只以身高、體重、性別、病況來區分體質。針對酸鹼性人體說法,Carmela指出身體不同部分,本來就有不同的酸鹼值;一般而言,酸鹼值乃由0至14度,0至7度屬酸性,7度屬中性,而7至14度屬鹼性。以正常情況來講,人體內血液的酸鹼值為7.35至7.45,而胃部包含胃酸,故酸鹼值亦偏酸,為1.35至3.5。另外,尿液的酸鹼值則為4.6至8,幅度相當大。因此,要一概而論評定一個人屬酸性還是鹼性體質,是不可能的。 均衡飲食可保健康 其實人體本身對酸鹼度有自我調節系統,於肺部及腎臟進行,不必求諸外在。血液含有礦物質亦是電解質,而礦物質因應不同的分子結構而呈現不同的酸鹼度,例如鈣、鉀、鎂等分子附正極,屬酸性,HCO3、PO3等分子含負極,屬鹼性,腎臟會自動調節酸鹼度的正負比例,基本上不必靠外在方法來幫助。 網上有指可以檢查小便來知道自己的酸鹼值,甚至建議市民自行購買試紙來測試,然而Carmela指此舉並無作用。她指當我們多進食酸性食物時,自然令小便的酸性增加,但小便本來就是人體不需要的廢物,故才排出體外,令身體的酸鹼度保持平衡,如此測試只會自己嚇自己。當然,本身有病者,身體的酸鹼值的確有機會不平衡。例如肺部或腎部有病的,當中的電解質就有可能被搞亂,須要調理。然而擁有無病身體的人,不必特意去化驗身體各部位的酸鹼值。 不必檢測酸鹼值 在網上搜索「酸性食物」或「鹼性食物」,便會彈出大堆清單,將各類食物分為酸性或鹼性,並鼓勵人們多吃鹼性食物如蔬果、蛋白、天然綠藻等,並對酸性食物如肉類、麵包、白糖等敬而遠之。Carmela表示,在營養學角度,食物並無酸鹼之分,而我們現時可找到的「分類」,就是把食物燃燒後的灰燼來檢測其酸鹼度,原理是我們進食後,胃部便會消化食物。 正因如此,一些我們認為是酸性的食物原來是鹼性,例如是檸檬、梅乾等,使人感到混亂,更增加人們對「酸性」或「鹼性」食物分類的記憶難度。然而,這種檢測並無科學根據,而且身體會自動調節酸鹼度,飲食其實很難影響體質。不過Carmela指出,酸性及鹼性食物的清單並非沒有好處,當中鼓勵多吃蔬菜瓜果,誠屬好事,只擔心照跟清單飲食,會令食物的選擇減少;營養師贊成健康飲食,應以恰當比例和份量來進食,而參考衞生署的健康飲食金字塔(附表),如以酸性及鹼性飲食方法來計,豬肉和牛肉也是酸性食物,然而這些紅肉也有其營養價值。 如前所述,日常飲食未能影響身體酸鹼值,因此我們不必多飲電解質飲品來平衡體內酸鹼值,腎部會自動幫助調節。Carmela解釋,除非是大病一場過後,或腎功能衰弱等病人,就要另外調節體內酸鹼值,但若到此地步就要靠醫生的專業治療,並非自行改變飲食習慣或多飲電解質飲品就可解決。另外,在大量運動之後缺水、腸胃生病或經常嘔吐等,亦可飲電解質飲品紓緩。要注意的是電解質飲品多數糖分較高,多飲可能致胖。 自製酵素有危機 常說多吃酵素可排出毒素、改善現代人消化不良、潰瘍及各種常見疾病等,是故市面上不乏酵素食品,讓注意健康的都市人趨之若鶩。Carmela指出,市民要留意酵素包裝的材料及成分表,其排列次序為由多到少,市民便能知道這樽酵素究竟有多少成分是營養、多少成分是糖水,以此衡量是否對身體有益。 另外,亦有市民自製酵素,但Carmela質疑,自行發酵是否能製造得出益生菌,抑或反而造了其他細菌出來?對健康未必有用。事實上,現時未有大型研究或數據顯示進食酵素對健康的功用。Carmela強調,進食酵素並非必須,若想得到健康,只要飲食均衡即可,而芝士或乳酪等奶製品,其實已能補充酵素所能帶來的營養。 時尚飲食療法只為促銷 Carmela提到,所謂酸性或鹼性食物的講法,是近年常聽見的Fad Diet(時尚飲食療法)的其中一種。Carmela指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飲食療法,卻離不開三個特點,包括以營銷為目的而提倡該項飲食方法,只要把Fad Diet的名稱在網上搜尋,首先出現的都是銷售產品或服務的網址。另外,Fad Diet亦要求有限度的飲食習慣,例如不能夠進食某些食物,以達到健康或減肥目的。如此一來人們的進食範圍就會收窄,有違健康飲食的原則,未能多元化進食。 而Fad Diet的另一特點是指這種療法是一種新科學,或是剛證實的研究結果,未廣為人知。不過今天資訊發達,不可能有新資訊是無人知道的,如此標榜實在欲蓋彌彰。 所以,市民應小心網上資訊所言是否屬實,可向來源可信的網址尋找答案,如政府或官方機構。假如有些網頁向你收集個人資料,或推銷產品與服務,就要格外留神。Carmela提醒,最怕是誤信其飲食方法而誤了病情,如此就得不償失了。 撰文:王家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