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乾隆養生秘法——提肛

2013年5月7日 李思齊教授 中藥世家 乾隆養生秘法——提肛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有八十九歲之高壽,他一生愛遊歷、善騎射、喜書畫、懂食養、常品茗、好詩文,他一生曾寫下四萬三千六百三十首詩,相當於一部《全唐詩》;寫文章則有一千三百多篇,這可看出其魄力驚人。乾隆將自己的養生經驗概括為:「吐納臟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其中,十常之一,便是「肛常提」。 「肛常提」,即是周期性的、有規律的收縮肛門。在中國古代,醫家早就提出「地門常閉」(即提肛),用以促進肛門和會陰部的健康狀況。唐代名醫孫思邈,在《枕中方》中也提出「穀道提攝」,穀道即肛門,需要常提來保健。 提肛可防治痔瘡 武術界也刻意強調提肛重要性,如太極拳的「調襠」、「裹臀調襠」便是。肛門附近肌肉分為提肛肌和肛門括約肌。肛門附近有督脈、沖脈、任脈,這三條經脈決定着人的生老病死。因此中醫認為,提肛運動可使人體內的「中氣」提升,減少因「中氣」不足致肌肉和韌帶無力,出現子宮下垂、脫肛等「下垂症」。常提肛並可調節氣血的陰陽平衡,能夠防治便秘、痔瘡和胃腸功能紊亂。對於男性而言,「肛常提」還可治療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礙等;對於女性而言,則可收縮尿道、治療尿失禁等。 無獨有偶,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醫生凱格爾(kegel),為了治療和訓練產生大小便失禁的女性,推廣提肛法,被稱為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s),經過長久實踐,凱格爾發現,此法不僅可以恢復骨盆肌的緊張力,還可以刺激生殖器區,增強生殖區的血流量,從而改善性功能。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很多人無暇做運動,提肛卻是不費時間的運動。早晚刷牙時,行、走、坐、臥、作間隙,均可進行提肛,若伴以收腹,還可加速腸道蠕動和排毒,達到臀部緊翹和下腹減肥目的。提肛運動最好是在大便後進行,不僅有助肛門的恢復,對治療肛周疾病也大有裨益。具體提肛方法是:全身放鬆大腿併攏(除肛部外,腹部、大腿、臀部均不需用力),做深呼吸。吸氣時持續提肛(如忍大便狀)五秒;呼氣時,肛門放鬆五秒。一提一鬆為一次,連做十五次,每天至少兩至三遍。 久坐傷身需提肛 現代醫學觀察到,人體因久坐久站,肛門常會出現水腫、瘀血,進而引發靜脈屈曲成痔,導致肛門括約肌代謝減弱,收縮無力。括約肌鬆弛會導致肛門失禁、內痔脫出等,提肛使肛門周圍肌肉和軟組織一張一弛運動,進而改善肛周血液循環,增強肛門括約肌等的功能,用以預防和治療,因肛周肌肉群鬆弛所引起的疾病。不論男女,如患有內痔、混合痔、脫肛者,均可鍛煉;但正值生病期間、孕婦或肛門局部感染、痔瘡急性發炎、肛周膿腫等患者,暫不宜使用提肛運動,應在病情緩解之後,方可進行。精神緊張、飢餓、疲勞、煩惱、情緒不佳時,也不宜勉強進行。 查遍中國歷史,共有四百六十二個帝王,平均壽命只有三十九歲。乾隆是中國歷代皇帝中最為長壽的,其晚年也非常壯健。翻看清宮醫案記載,乾隆在其八十七歲時還能外出狩獵,便可為證。乾隆的養生秘法之一,便是「肛常提」,值得推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