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十二少」不算多

2012年11月23日 袁康就博士 氣療百病 「十二少」不算多 晨早的灣仔,行人如過江之鯽,地鐵口摩肩接踵。茶餐廳爆滿吃早餐的人,肚滿腸肥的食客到櫃台付錢,收銀員望着花花綠綠的紙幣搓搓摩摩,忙個不停。街角簇擁着攫取免費報紙的人,手來手往。天橋底下,橫列十多名癮君子,用影帝的眼神抬頭望你,霎時間令你熱血沸騰,不屑一顧眾目睽睽,連隨加快腳步。 這個世界多姿多采,事情多多總叫你停不下來。我們生活在慣性當中,不經大腦;不過,事無大小都有「多」的感覺:人多、車多、事務多、是非多、食物多、面口多、物資多……。踏入屋門按掣也多,開燈、開空調、開電視、開熱水爐、開電腦!打開衣櫃有十幾套衣服任君選擇,打開電視有十幾個台隨意挑選,一切似乎理所當然。物質文明帶給我們高效率的生活,也帶來很多東西,簡直多到浪費。 養生之道 我們的物質遠超過正常需要。這是有的世界,是多的世界。我們忘卻「少」的重要。 道家有養生格言曰〈少有經〉。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有載之,藥王孫思邈在《攝養枕中方》有載之。《宋史.藝文志》提到「葛洪有〈抱朴子養生論〉一卷」,文中養生材料又包括〈少有經〉。 〈少有經〉提出養生法則名「十二少」,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相對於此十二少,有十二多,多與少互相映照,從而說明養生之理。十二多是:多思則神怠,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爭,多笑則傷臟,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歡。 十二少大部分針對人的情緒,要少戒多。中醫強調七情可致病。可是,人有情緒是必要的,開心觸動大喜之情,有何不妥!尤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動物界中,當你正在樹下休息,後面跑來一隻老虎,你的視覺資訊告訴大腦「老虎吃人」,前額葉在瞬間作出分析,確認此乃危險時刻,把分析結果轉達杏仁核,杏仁核發放驚恐情緒,隨之而分泌正腎上腺素,當下血壓急升,交感神經亢奮,呼吸急促,拔足而逃。 講求平衡 中醫講氣血和順,道家求平衡之道。除非生死相搏,凡事太過與不足都於事無益。驚恐固然令人產生負面荷爾蒙,多巴胺過多也能構成幻覺,嚴重可有精神分裂。夠就最好!所以,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少私寡欲,事事中庸,寵辱不驚,自然養生。 環繞我們的,是多、甚至太多的世界。或許我們從少開始:少買多餘東西,少講無意義說話,少做不該做的事,少吃肥甘厚味。無久視、無久聽、不多行、不多坐,養生何止十二少!唯一可多,是更多的「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